企業禁區:別把員工置于高壓環境中
發布時間:2014-09-22 瀏覽:3275
導讀:在壓力面前,我們會說有壓力就會有動力。但這并不能一概而論,在我們高中物理課本有這樣的一個物理現象:彈簧受力時,如果施加于彈簧上的力大于其所承受壓力,彈簧將會失去它的彈性。其實,人在承受壓力的時候也一樣,每個人都有一個承受壓力的限度。大衛波茲南博士指出,不論是哪種情況,過多的壓力對個人和公司而言都沒有好處。
有壓力也會有情緒
從生理視點來說,身體對壓力的反響表如今會有荷爾蒙排泄到血液中去,致使心跳加快、呼吸加重、肌肉緊縮。那些將壓力視為積極因素的人常常會使流向大腦、肌肉和四肢的血液添加,這同進行有氧運動的作用類似。而那些在重壓下感到懼怕、如受鉗制的人則常常會心率不穩、血管縮短。他們的血壓會升高,四肢可能會變得冰涼。他們還可能會煩躁不安、嗓門變大或呈現判別失誤的狀況。
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(University of California, Los Angeles)健康心理學教授雪萊?E.泰勒(Shelley E. Taylor)與他人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,人們對壓力的情緒反應常常因性別的不同而不同。男性在面對壓力時更易產生一種“或打或逃”的反應,而女性則易產生一種“照料+交友”的反應,她們會從友好關系中尋求安慰、從所愛的人身上找尋關懷。
過多的壓力對公司和個人都沒好處
《工作會殺了你嗎?一位醫生為治療工作壓力而開的處方》(Is Work Killing You? A Doctor's Prescription for Treating Workplace Stress)一書的作者、內科醫生大衛?波茲南(David Posen)稱,不論是上述哪種情況,過多的壓力對個人和公司而言都沒有好處。
波茲南博士還稱:“長期的壓力會減少一切有助于提高生產率的因素──思路的清晰度,短期記憶力,決策力和情緒。”
46歲的凱倫?赫比森(Karen Herbison)在三年前她所在的部門實施管理改革后就出現了長期壓力的癥狀。赫比森說,她的管理方式被指責為不夠嚴厲。赫比森還稱,當時她被告知,雖然老板們很喜歡她,但“就是缺了點兒什么”。
赫比森將一周45小時的工作時間延長至55小時。她回憶道,即便如此,“我當時覺得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錯的”。
赫比森開始失眠、易怒,她在工作的時候還曾出現過心悸。她回憶說:“我那時愛發脾氣,總沖我的孩子們大吼大叫,我覺得自己正在失去理智。”她去一個精神病醫生那里簡單地看了看,然后做出決定:“我必須得從這個境況中走出來,這不是我應該有的狀態。”
今年年初,赫比森離開了之前工作的地方,與丈夫在威斯康星州歐克萊爾市(Eau Claire)開辦了一家名叫“天使來訪”(Visiting Angels)的老年人居家護理公司,她的壓力也隨之消失了。
這樣的反應在那些從高壓環境中抽身出來的健康人群中很常見。但如果壓力的危害性持續時間太長的話,人可能就會喪失放松身心的能力。研究表明,這種狀況與眾多健康問題息息相關。